Trumpeter Design Group

Sunday, December 2, 2007

Everyware: The dawning age of ubiquitous computing

Everyware分別在身體、房間、建築物、街道與公共空間四個層級運作著。

Body
在各種新興的運算領域之中,與人類身體有關的運算應該算是最令人感到驚奇的了。我們的身體不僅是我們探知這個世界的工具,更是豐富資訊的來源。遲早有一天,我們的身體將被重新思考,成為另一類連上網路的資源。

我們的身體根據其狀態發出各種訊號,但這些訊號常常都是無法察覺的(beneath the threshold of awareness)。要從我們的身體取得資訊,首先必須解決這個課題。

Procative computing
在事件尚未發生前,根據種種徵兆發出警訊。

在身體這個層級,Everyware所延伸出的領域包括醫學、時裝、Gadgets、視覺平面設計等。

Room
人對於「事物擺在空間之中」這個Metaphor高度依賴,將空間視為介面,如何用科技強化實體空間絕對是值得研究的領域。

早期的Ubicomp實驗大多都集中研究焦點於辦公室環境。藉由將這些實驗拆解成牆面、門廊、家具、地板等一般空間共同具備的元素,這些研究將可以進一步應用於辦公室以外的,同樣是房間層級,但更一般化的空間之中。

是Awareness還是Control?
在Center of focus無須Awareness,否則就變成打擾。在Peripheral focus才需要Awareness,例如結婚十週年的提醒或身體的狀態等。

Awareness並不是無所不知,是有所限制的。
Control是強迫的Awareness,超過人體本來所應有的感知範圍。
有些事件是需要強迫的Awareness的,例如獨居老人的身體狀況等,如何劃分Awareness與Control的界限,應該會是Ubicomp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文化、道德以及法律議題。

在房間這個層級,Everyware所言伸出的領域包括新建材、建材模組化、建材新功能、室內設計等。

Building
從建築這個層級開始,Everyware就已超越了Personal computing的範疇。

Arch-OS,Operating system for architecture。藉由將建築重新思考為作業系統這樣的概念,建築內部的一切資訊能夠及時被感知,建築本身的「行為」也能及時最佳化。Arch-OS其下的子系統包括能源管控系統(EMCS,包括光照、熱能及空調之統一管理)、運輸管理系統(新的電梯演算法)以及安全系統(人的流動與社交行為的感測、建築周遭環境的感知)等。

Streets and public spaces
走出戶外,我們最熟悉的Everyware應用就是定位與方向導引了。GPS基於三角定位的限制,使其在高密度的都會實用性不佳。讓城市本身幫助你吧?城市將與你互動,幫助你定位,並且引導你經由最佳的路徑到達目的地。

傳統的導引系統包括交通號誌、地圖、街道編號系統,在規劃一致,且具有明顯地標的城市能夠良好的運作。

運算增強的導引系統能幫助你找到的不只觀光景點,可以是附近的廁所、地鐵站、住宿以及文化活動。加入個人資訊之後,公共空間甚至能夠決定訪客的權限以及可獲得的服務,這時,「公共」空間就不再單純的是「公共」空間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