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umpeter Design Group

Monday, November 12, 2007

2007/1017 從媒體發展解析Ubicomp

從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角度理解媒體。

相對於東方的象形文字而言,西方的字母系統在資訊傳播上有著絕對的優勢。

象形文字是熱媒體,要熟悉此類的媒體,需要深入的共同文化脈絡。字母則是冷媒體,本身是單純的符號,不帶文化內涵或實質意義。日本唐化花了幾十年,但西化幾乎只花了一瞬間。西方文明的知識迅速傳入日本,靠的就是冷媒體穿透力強,能快速跨越文化障礙承載資訊的特性。

印刷術,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資訊革命。印刷術在西方的普及加上字母系統的冷媒體的特性,讓資訊能快速傳播,是確立西方文化崛起的重要因素。

古代,無論書寫還是印刷皆是困難重重,因此,只有最重要的資訊才換被記錄。換句話說,在當時的背景下,書寫或印刷幾乎是神聖的。現代人當然不覺得書寫或印刷跟神聖扯的上什麼關係。現代社會無所不在的書寫及印刷,讓這些曾經困難的資訊科技變成日常生活的背景,無時無刻的承載大大小小量的資訊,協助我們完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。

馬克懷瑟Mark Weiser在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開宗明義指出,影響我們最深的科技就是那些已經消失的科技。

依照書寫印刷的演進模式,電腦科技也正朝著消失的目標邁進。問題只在於,何時會消失。

在科技尚未成熟之時,操作者同時必須熟悉科技的製作方式。就像古代的紀錄官同時會熟悉紙筆墨的製作,早期的攝影師不是光學專家、化學家就是機械專家,甚至可能同時擅長多個領域。在老師那個年代,程式設計師同時必須熟悉硬體的組裝。

在科技尚未成熟之時,一個科技產品服務著一大群的人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一個科技產品服務一個人,一直到多個科技產品同時服務一個人。一直到最後一個階段,科技就正式的消失了。
舉馬達的例子。

Ubicomp並不是Mobile Computing,而是人的生活的重新設計。

電腦科技目前還太單一,像大鍋爐一樣。需要想像力,才能讓General Purpose的科技轉化為Single Purpose,進而達到無所不在。OLPC就是一例。人們找到了一樣需求,並且做到完美且可令人信賴。更快、更新、更有效率並不是科技發展的唯一方向。

1 comment:

  1. Hi~我叫Joanne
    梁老師推薦我看你的blog~多學學^^
    文章裡面有個"舉馬達的例子。"這個是指甚麼呢??

    ReplyDelete